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

[引文轉貼]新選組與新撰組

新選組源來
        文久三年,難以估計的各國脫藩浪士們,僭稱「尊攘」(尊王攘夷)為由,施行「天誅」的恐怖暗殺行動,把當時的京都中思想先進的「佐幕開國」派的要人們一一血祭。一天到晚擾民,自以為是的維新志士,把當時的京都搞的天翻地覆、一片腥風血雨。
  無計可施的德川幕府,除了找來正直可靠的會津藩藩主松平容保,以及當時會津藩徵募、由近藤、芹澤帶領、滯留京都中的「壬生村浪士」,作為治安維持的尖兵。這就是新選組的前身。
  由長州密謀綁架孝明天皇的「八一八政變」,擔任御所南門警備的「壬生浪士組」,終於第一次登上京都的舞台。因為屢次擊潰來犯的長州兵隊,勤王有功,為了褒美這群「壬生狼」,孝名天皇特別賜名「新選組」來嘉勉他們的誠忠之志!
  高懸著赤誠一文字的旗幟,身穿有著白色山形的淺蔥色羽織,他們是一群劍術卓越、不怕死的英勇男兒!當時在京都掀起震撼性的風暴,人們都稱他們為「壬生狼」!
  短短六年的歷史,新選組宛如幕末維新到來前的流星,即使敗於近代槍砲之下,然而他們不屈不撓、忠勇衛國的精神,即使受到明治政府的抹黑,在平成十二年之後的今日,終於一一翻案。
  與擾亂治安、作姦犯科、一天到晚殺人放火、謀殺綁架的維新志士相比之下,維護民眾生命財產、擔任消防警備的新選組,顯得多麼可敬!這,就是至今仍然一世風靡,令人無限崇敬的新選組!
  這就是「惡.即.斬」的壬生狼!這,就是新選組!

為何會有選 / 撰之別?
先看下圖

這是篆書字新選組
因為當時很多人對漢字都是一知半解
誤打誤撞之下由"選"變做了"撰"
結果兩字在此共融了
檔案區相關檔案
靈異新聞
地盤掘出黑妖怪?吸水發大近一倍
黑龍江綏芬河男子王輝於地盤工作,四個月前於工地挖地意外發現一件黑色異物。有長輩指異物是「太歲」,俗稱肉露芝。該軟棉棉的異物外表並不討好,表皮有如沙紙盤,不過底部...
人魚傳說
網上流傳深海人魚深海片段
2014年5月18日,英國《星期日鏡報》報導,有科學家乘坐深水潛艇在格陵蘭海底914米(3,000呎)深處跟疑似美人魚物體近距離相遇。該段短片甫開始,只見一名船...
靈異新聞
瀕死體驗靈魂出竅
臨死前的感覺是怎樣的呢?內地一名精神科專家20年前訪問了81名唐山大地震的倖存者,近日重新整理有關資料時發現,近半數人在瀕臨死亡之際,感到自己游離軀殼後飄浮半空...
靈異新聞
美探測器今登陸火星
美國太空總署( NASA)其中一個「火星探測漫遊者」探測器──「精神」號( Spirit)在宇宙飛行七個月後,定於本港時間今日中午十二時三十五分降落火星,展開探...
討論區相關主題
**火車神秘失蹤 **
請各大佬**手下留情**
[閒話一則]女事主弱智 滿身鞭痕 撒旦牧師性虐待教友
[原創文章]小学&#214...

[引文轉貼]新選組與新撰組

[原創]
「新選組」與「新撰組」哪個是對的?
結論來說、「新選組」可以說是最原本的
不過、也不能說「新撰組」是錯的。
當時、如果是把發音(れモ)相合在一起、兩字的漢字也就通用了。
譬如,總司會把自己的名字寫「總二」等。
「新選組」的字、實際上歲三也有寫成「新撰組」。
試著調查文件等的、新選組所的給會津藩的書信以「新撰組」為多、相反的會津寫給新選組則以「新選組」為居多。
不過這說不定是寫文件的那個人的一個習性也說不定。
那麼、為何是「新選組」呢?
首先「新撰組」這一個意義並不成立。
且從當時的資料來驗證、看著當時用字程度的資料、無法去仔細判斷。
如果要仔細判斷的徹底、所使用的字、不能是各自的慣性或愛好而使用、而是必須要表現出原本的名字來驗證。
例如、印章。
例如、名牌。
其實、這些都是「新選組」。
因為印跡都還殘留著、如果有看明白的話。
關於名牌、到大正時代現依然存著。據說是用檜製的名牌、沒錯就是「新選組」。
從以上看來、本來的正式名字是「新選組」、但會寫成「新撰組」也不全是錯誤。
前幾天、聽演講說『永倉是寫「撰」、「撰」是正確的』、聽了之後有點失望、畢竟這位演講者並不是新選組研究家、他沒想過其他的情況吧。
不管是「撰」或「選」都好、但絕對沒有『「撰」是正確的』的事。
此外、常常現代報章雜誌上都是以「新撰組」來表示、不過、熟悉新選組的有識之士大部份都是寫「新選組」的。
1995.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↓轉載來源:
黑鐵弘作品 幕末終極武士~新選組
翻譯- 黃瑾瑜 先生序文中的"日本人心目中的新選組"其中一段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文史資料也常見「新撰組」的寫法、雖然漢字有異、但日語發音與字意相同。
調查文獻發現、新選組向會津藩提報的公文常自稱「新撰組」、而反過來由會津藩所發出的公文則多寫「新選組」、因此有人認為、除了慣用字的原因之外、或許亦有不將真實名稱示人的考量。為免混淆、如今多以「新選組」稱之。
返回列表